北京东城宗喀藏医诊所网站

今天是:

特色疗法

当前位置:主页 > 藏医药文化 >

藏医药文化

藏医药胚胎学

时间:2018-04-14 点击:134

  (一)现代实验科学束手无策的藏医学生命生成“识魂” (业力)学说

  藏医医典注释本中记载:父之白明点(精子)和母之红明点(卵子)在输卵管中碰撞的刹那间,身外(中阴)之“识魂”随业能(贪等引起的动能)迅速进入受精卵,入住其中。含业之“识”以红白合体(受精卵)作为舒适的孕床潜藏于深处。其后在母体子宫温度的作用下受精卵开始增大,此时“识体”中极微的原始“情识”(贪嗔等)有了依附的载体与外露活动的空间。渐渐“情识”中更为复杂而微细的各种情志慢慢浮现出来,无始以来积累在识魂中的我们习以为常的极其细微的思绪开始了它的活动并作用于受精卵的内环境。有运动就会产生能量。这种细微能量的不断增加促使“受精卵”中的内容物发生了变化。就如我们被某个人激发起嗔恨心时,不由得使自己血液循环加快,面红耳赤,怒火中烧一样。人类生命成长的原动力就此产生。

  (二)藏医学中对人类胚胎发育的描述早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一千余年。

  藏医学在人体研究领域更有它举世瞩目研究成果,距今两千年的藏医典籍中对于人体在母胎中的孕育过程有着非常详尽的阐述。这个描述比达尔文进化论的问世提前一千多年。

  藏医中受精卵第一周至第五周阶段形成五期不同粘度的椭圆胚胎,在这五期当中,藏医认为含业“意识”是受精卵得以细微改变的动能来源。这是藏医学对生命整体认识的飞跃。到第五周的第一昼夜胚胎中形成微细“中脉”,此为胚胎中最先出现的微细有形结构体,在《气脉机轮》中称其长约十二横指半长,也许现在我们可以认为它是染色体螺旋结构的母体。在第二个昼夜形成了最初的管脉和八支心脉的原型,开始了胚胎内的能量输送和转化。之后的月份中每周的改变都有着详细的描述。尤其在怀胎第五个月时藏医中记述胎儿的“如火”气遍体生起,引起胎儿的首次胎动(现代医学认为,第五个月初未能听到胎心并感受到四肢的活动)。并且胎儿的肌肉、血液和三百六十个各部关节从原型变成实质组织。第六月开始胎儿有了首次的感觉反应。第九月的三十八周,正常胎儿翻转头部朝下。此时胎儿产生对羊水环境的污浊、恶臭和不适的感觉意识,促使产生下行活动。这是平常情况下母亲在分娩时要感觉胎儿自主下行的节奏出力才能免受疼痛,顺利产出的一个内因。

  藏医将整个胚胎的发育过程分为三期并比喻为三种动物分期即怀孕后的第五周到第九周称为鱼期(相当于鱼纲动物);第十周到第二十六周称为龟期(爬行纲动物);第二十七、二十八周称为猪期(哺乳纲动物)。 从外在的形式而言,这三个比喻期浓缩了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生物进化的全过程。动物进化的一些重要阶段都与其相吻合,顺序亦完全一致。 这些经典不朽阐述,在藏医典籍中记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那时没有高端的硬件机构,没有高度精密的仪器设备,但无论是在微观,也无论是在宏观所得到的结果却与现代高科技仪器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丝毫不差,这是多么一个无以言表的奇迹!

下一篇:没有了